当前位置:真空上料机娱乐迟小秋
迟小秋
2022-05-21

迟小秋个人资料

当代京剧名家,程派艺术传人。国家一级演员,北京京剧院领衔主演、青年团团长。全国人大代表,北京市政协常委。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1965年生于辽宁省阜新市,1977年入辽宁阜新戏校学戏,1981年开始跟随程砚秋大师嫡传弟子王吟秋先生学习程派,1983年4月1日在北京正式拜师,改名"迟小秋",19岁便荣获中国戏剧界最高奖项"梅花奖"。被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喻为"程派标准传人",当今京剧程派艺术的领军人物。她唱做俱佳,舞台功力深厚,享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造诣。

代表作《锁麟囊》《碧玉簪》《荒山泪》《孔雀东南飞》《窦娥冤》《文姬归汉》等。多次参加全国和国际重大艺术活动,曾率团先后赴全国各地以及港澳台、美国、加拿大、法国、瑞士等国家和地区演出,受到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,在海内外戏剧界颇有影响,为京剧程派艺术的传承和弘扬做出了极大的贡献。

迟小秋个人履历

迟小秋,原名迟淑新,1977年入阜新市戏校学戏,毕业后分配在阜新市京剧团。她文武兼备,艺术功底深厚。于1981年送她到上海向程(砚秋)派嫡传弟子王吟秋进行归派深造。学习了《锁麟囊》《六月雪》《荒山泪》等程派代表剧目。1983年正式拜程砚秋嫡传弟子王吟秋为师,宗法程派艺术,王吟秋赠之名曰迟小秋。

1991年调入沈阳京剧院,首演剧目有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、《胡笳》等。2005年调入北京京剧院。

1984年,年仅19岁的迟小秋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,同年被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最年轻的理事,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政府津贴,1993年获"梅兰芳金奖大赛"提名奖第一名。并于1997年荣获中国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奖。2005年入选《中国京剧百美图》,同年调入北京京剧院。2008年被授予"首都巾帼十杰"荣誉称号,同年当选第29届北京奥运会火炬手。2011年荣获美国林肯艺术中心颁发的"终身艺术成就奖",2012年被评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"优秀共产党员。

现任北京京剧院青年团团长(2007年7月上任)、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、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 、北京市政协常委、北京戏剧家协会副主席、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、北京市第十一届党代会代表、中国文联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、中国妇女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。曾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文联辽宁分会副主席、辽宁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、沈阳京剧院副院长等职。

迟小秋生活轶事

自幼学习肯吃苦

少年时的小秋,生长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一个偏僻山村的农家,从小受喜欢文艺的父母影响,能歌善舞的她自幼便是村里的"小文艺骨干"。11岁时,以前只听过"样板戏"的她背着爹妈考进了正在招生的阜新戏校,从此踏上了这条充满鲜花也包含艰辛的艺术道路。

在戏校时,迟小秋是全班嗓子最好的,校长老师都把她重点培养。"当时对我实行"双轨"政策,让我文戏武戏同时发展,上午下午都要练。就连别人放假回家,老师也把我留下来连吃两三个月的小灶。那个时候岁数小,想家想我妈我弟,心里很煎熬,也会掉眼泪。但是农村孩子自小立事早,我就像个小大人一样懂事儿,知道努力,咬着牙坚持,再怎么苦,也从来没后悔过。"迟小秋从小练功就比别人勤奋,常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比别人早起半小时,早晨五点就起来吊嗓子练功;练倒立拿大顶时,她和其他人较劲儿,比谁时间长,等到站起来时,眼睛里全是血丝。"现在 我们在排《荒山泪》的时候,年轻演员惊讶我的水袖和圆场怎么这么好,我跟他们说,是因为我小时候跑圆场的基本功就特别扎实,冬练三九夏练三伏,一练就四十分钟,全身都湿透了。这样艰苦的过程,如今就全是身上的本事了。"

迟小秋还记得,自己上戏校时,每次回家父母给十元、十五元生活费,她几乎都没花,等到毕业时攒了200多元。"我后来到上海学习程派,花了124元买了一个砖头大的小录音机,天天用它听录音带学戏,后来都听烂了。"

恩师赐名迟小秋

1981年,迟小秋戏校毕业,重视戏曲的地方领导看重她的勤奋刻苦和气质条件,送她到上海跟着程派嫡传弟子王吟秋学戏。迟小秋回忆道:"那时候粉碎"四人帮"后恢复传统戏,师傅在上海火得不得了,他正在教4个徒弟,顾不上教我,我就每天搬个小板凳,坐在旁边看他手把手教别人,我自己拿个小本子记师傅教的内容。有一天师傅突然说:"那小孩,你走走。"我就走了一遍《锁麟囊》中的"怕流水"。师傅一看,非常高兴,对一旁的弟子夸我:"这个旁听的孩子比你们学得还好还准确。"于是他便开始教我三出大戏:《锁麟囊》《荒山泪》和《窦娥冤》。"

迟小秋说:"一般来说,对于一个初学者而言,老师不会一上来就教这样的大戏,应该先让学一些打基础的戏。但后来我才知道,我让王老师出乎意料了。他其实几乎从来没当着我面夸过我,只是有时用微笑表示对我的认可。但后来我得知,他私下说:"小秋是这块料儿,将来能成角儿。"我也觉得机会特别难得,特别用心学。在上海那么多天,没逛过一次商场,连外滩也没去过,把时间都用到了跟师傅学戏上。"

1983年,原名迟淑新的迟小秋正式拜王吟秋为师,"迟小秋"这个艺名也是恩师所赠。程砚秋、王吟秋、迟小秋,名字中都含有一个"秋"字,寄托着王吟秋对爱徒的无限希望。"这是师傅认可我是程门弟子,是他的传人,也饱含着他对我传承程派艺术的期待。"当时的拜师仪式上,著名戏剧家翁偶虹也到场了。他在看过迟小秋的几场演出后,赠与她一本书,书上写着:"迟小秋唱做俱佳,许为程派标准传人。"

迟小秋说自己之所以能够有如今的成绩,离不开老师的培养。"没有王老师,就没有我。他的艺术和个性都对我一生有很大的影响,他是我最崇敬的人。"迟小秋说,"王老师总是给我们讲他当年住在程砚秋先生家中,程先生如何练功,如何教育他。师傅对师爷的感情极深,有时候说起师爷待他的好,说着说着就哭成了泪人。他说他对程先生、对程派艺术负有责任。他老跟我说一句话:"师傅怎么教我,我怎么教你们。"程先生和程派艺术都在他心里生了根。"

学艺更是学做人

迟小秋19岁时迎来了艺术生涯中第一个重大转折点。她第一次登上北京长安大戏院演出了《锁麟囊》,她的表演让评委和观众们对这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刮目相看,迟小秋也一举夺得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,成为荣获此项殊荣的最年轻的演员。"那个时候,我便装走在大街上,都有观众认出我来,找我签名合影。我到哈尔滨演出,连演12场爆满,下雨天排队买票的观众让路上都堵车了。"

迟小秋也经历过戏曲不景气的时期,很多同行改了行,"我们剧团不景气到连电都没有了,我每天点着蜡去剧团排练。那个时候我也很失落。周围很多人谈恋爱成家,王老师跟我说:"你三十岁之前不要着急成家。"于是每天练毛笔字修身养性,没有浪费自己的时间。虽然周围没有艺术氛围,但我从没动摇过继续从事京剧艺术的信念。后来调到沈阳,我和朱强又排了《梁祝》好几出戏。希望让程派艺术继续发扬光大。"

不惑之年时,已为人妻母的迟小秋来到北京,艺术又上了一个台阶。"很多人觉得我扮相都比以前好看了,还以为我整容了。其实我就是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,每天回去对着录像纠正自己的毛病,提高自己的艺术。"如今,程派艺术再次广受欢迎,迟小秋也一直活跃在舞台。"每年都会有好几十场演出,就《锁麟囊》这个戏,我都演了一千多场了。"迟小秋说,"到如今,我可以对着良心说,这么多年,无论是在大剧院的舞台上,还是在乡下户外的野台子上,我从来没有一场演出偷过懒。演员,要有自己的品德和境界。这也都是我从老师身上学到的。师傅跟我提过两点要求:一是有了成绩不许骄傲;二是要平易近人,别摆明星架子,要对得起观众,观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!这么些年,我一直记着他老人家的话,也一直按着他老人家的教诲在做,以后还要继续做下去。"

最怕吃面条

见到迟小秋,感觉她有些疲惫,但是倦容也难掩其眼睛里露出的神采。她人很朴实,连声表示歉意。我知道,她是主角,缺她不可,已经够不容易的了,哪有什么歉意可言。此时已到饭口,她又忙着招呼人要订盒饭,想让我和他们一起吃。她说:"吃什么都行,我就怕吃面条。我在师傅家净吃面条了。"

迟小秋给我讲了这样一件往事。那是她和她的恩师王吟秋的故事。记得在她的师傅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吟秋家里学艺的时候,那时学唱《武家坡》和《朱痕迹》,每天中午都在老师家里吃饭。练功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,迟小秋说:"我就把师傅提前买好两斤并分成八份的切面,拿出一份下到锅里煮,煮好后捞到碗里按照师傅的习惯倒上点酱油,其他什么东西都不放,然后拌拌就吃了。"

据迟小秋讲,那酱油拌面,和师傅学戏两个月,天天就吃它,整整吃了两个月的时间。为什么天天吃面,后来迟小秋弄明白了,师傅是为了节省时间,抓紧练功。迟小秋说:"虽然酱油拌面我吃伤了,但师傅教的功夫我却学到了。"

师傅教会我做两道菜

和师傅的记忆不光都是酱油拌面,也有美好的回忆。迟小秋说:"师傅多才多艺,不仅告诉我如何做人做事学艺术,还在闲暇时教会我做了两道拿手菜呢。"据她讲,这两道菜,特别好吃。一个是鸡蛋炒西红柿,一个是红烧鱼。做鸡蛋炒西红柿,先将西红柿用开水烫过,然后把皮剥去,再将西红柿里籽和汁儿挤出来放到一起,然后在锅里放点油,将西红柿的籽和汁儿放在油锅里煸炒。之后,再刷锅,倒油,放入四个打碎的鸡蛋,用铲子切成方块,西红柿也切成方块,一同下锅炒,再放些糖和盐。迟小秋说:"这样做的西红柿炒鸡蛋,特别入味,而且颜色也很好看。这是师傅自己琢磨出来的做法,并没有什么人教他。在师傅身边,我发现师傅做什么事都喜欢琢磨,每句唱腔,每个动作,他都和我反复揣摩,直到满意为止,丝毫不将就。"

烤煳的面包别扔

上午11点后,我从小凉亭到了和迟小秋事先约好的她的办公室,继续等候采访。因为放暑假,迟小秋上初一的孩子洪祺森也和妈妈一起来到班上,在办公室里等候。小祺森特别有礼貌,在我们等候的那段时间里,这个孩子一边做自己的事情,一边时不时地和我说句话,生怕冷落了我。我采访他妈妈时,说起吃饭的话题,小家伙也在一旁插话:"我妈妈吃饭很简单,经常吃快餐和盒饭。她原来上台前喜欢吃两个松花蛋,有人说含铅多,后来就改吃鸡蛋了。"

小祺森还和我讲了这样一件事。几天前,家里吃早餐,阿姨把面包片给烤煳了,小祺森就说,"烤煳了,这怎么吃啊,把它扔了吧。"结果妈妈在一旁听到了马上说:"别扔,我吃,多可惜呀。"

迟小秋说:"我是在农村长大的,我知道粮食来之不易,所以,不能浪费啊。有时我看见有人剩菜剩饭,真是心疼!"

主要作品

《三娘教子》《锁麟囊》《窦娥冤》《玉堂春》《荒山泪》《孔雀东南飞》《碧玉簪》《春闺梦》《四郎探母》《武家坡》《大登殿》《贺后骂殿》《文姬归汉》《红拂传》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《胡笳》《四五花洞》《鸳鸯冢》等。现代京剧《法官妈妈》成功塑造了一位现代的女性法官形象。2011年在新编京剧《宋家姐妹》(《宋氏三姐妹》) 中扮演国母宋庆龄的角色。

演出活动

2003年12月6日,北京纪念程砚秋诞辰100周年演出第一场。演出剧目:《锁麟囊》。

2003年12月8日,北京纪念程砚秋诞辰100周年演出第三场。演出剧目:《碧玉簪》。

2004年1月21日,2004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播出。演出节目:京剧《锁麟囊》(迟小秋)。

2004年8月6日,农历甲申年六月廿一日:上海京剧院二次赴台演出。

2004年8月13日,上海京剧院二次赴台演出第四天。演出剧目:《锁麟囊》。

2004年8月14日,上海京剧院二次赴台演出第五天。演出剧目:《红鬃烈马》。

2004年8月15日,上海京剧院二次赴台演出第六天。演出剧目:《六月雪》《京剧名家清唱会》。

2004年11月7日,中国戏曲学院第三届研究生班送戏进北大第二场。演出节目:《春秋亭》(迟小秋)。

2004年12月30日,怀仁堂2005年新年京剧晚会举行。演出节目:(程派)《锁麟囊》(刘桂娟、迟小秋)

2005年2月8日,春节戏曲晚会播出。 演出京剧《锁麟囊》。

2005年9月24日,迟小秋加盟北京京剧院见面演出第一场

2005年7月,原沈阳京剧院副院长迟小秋调入北京京剧院,演出首场是程派名剧《锁麟囊》。

2005年9月25日,迟小秋加盟北京京剧院见面演出第二场,演出剧目:《玉堂春》。

2005年9月26日,迟小秋加盟北京京剧院见面演出第三场,演出剧目:《窦娥冤》。

2006年1月28日,2006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,演出剧目:京剧《红拂传》(北京京剧院迟小秋)

2006年8月25日,迟小秋调入北京京剧院后首次回沈阳演出。演出剧目:《锁麟囊》。

2006年8月27日,北京京剧院二团赴鞍钢职工俱乐部慰问演出第一场。演出剧目:《锁麟囊》。

2006年10月7日,长安大戏院重张十周年演出演出剧目:《锁麟囊》(李海燕、刘桂娟、迟小秋)。

2006年10月11日,"海峡情·2006梨园百花春"戏曲晚会举行。迟小秋、赵葆秀、李国静。

2006年11月16日,2006年"百花芬芳--京剧名家演唱周"第五场。

2007年1月25日,河北大戏院演出京剧,由北京京剧院与河北省京剧院联合上演《四郎探母》。

2007年3月18日,赴深圳演出《锁麟囊》,由迟小秋主演,燕守平操琴。

2007年4月20日,《高一鸣作品演唱会》在逸夫舞台举行,演出剧目《胡笳》选段(迟小秋)

2007年5月4日,山西省京剧院50华诞暨荣获文化部"省级重点京剧院团"授牌仪式举行,"京剧名家演唱会",

2007年10月13日,"梅花朵朵向太阳"主题演唱会,19位梅花奖得主齐聚首都舞台。

2008年,新年京剧晚会在国家大剧院举行。演出节目:《锁麟囊》(迟小秋、周婧)

2008年2月3日,大连新春京剧晚会举行。梅葆玖、马长礼、于魁智、李胜素、迟小秋等参加演出。

2008年9月19日,北京梅兰芳大剧院,《锁麟囊》祝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,操琴燕守平。

2008年9月20日,北京梅兰芳大剧院,《碧玉簪》祝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,操琴燕守平。

2008年9月21日,北京梅兰芳大剧院,《玉堂春》祝贺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,操琴燕守平。

2009年10月24日, CCTV11空中剧院演出《三娘教子》长安大戏院迟小秋饰"三娘"--王春蛾朱强饰薛保

2010年22日、23日,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分别演出《三娘教子》《玉堂春》两台经典大戏。

2010年6月,赴津演出《锁麟囊》(燕守平操琴)

2010年,参加了中央戏曲频道中秋节名家名段演唱会。

2012年9月,湖北剧院演出程派经典《锁麟囊》

2014年7月8日至12日,演出《锁麟囊》《碧玉簪》《荒山泪》《孔雀东南飞》《全部玉堂春》(共5场)

2014年8月6日至10日,演出《三娘教子》《文姬归汉》《红鬃烈马》《窦娥冤》《宋家姐妹》(共5场)

2015年2月18日,迟小秋登上央视春晚,与吕洋、郭伟等一起表演戏曲集萃《梨园芳华》。

2015年10月26日,在法国·普瓦提埃未来科学城会议中心演出全本《锁麟囊》

2015年11月1日,在瑞士·日内瓦大剧院演出全本《锁麟囊》

2016年2月7日,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戏曲《戏游花果山》

2016年2月14日,在长安大戏院收蒲雪晴为徒

2016年3月26日,"迟小秋深圳艺术之旅"专场

2016年7月17日,参加在济南历山剧院京剧名家演唱会压轴演唱《海港》《锁麟囊》《苏三起解》选段

2017年1月3日,北展剧场参加众筹演出十年之约《龙凤呈祥》(饰孙尚香)

2017年3月18日,北京参加程韵流芳艺术沙龙《锁麟囊》赏析,担任主讲嘉宾。

2017年6月6日,天津·中国大戏院领衔演出全部《玉堂春》

2018年3月31日,晚北京京剧院青年团在石家庄人民会堂演出《红鬃烈马》王宝钏迟小秋扮演

2018年4月10日,参加庆祝京剧艺术家赵燕侠诞辰90周年暨舞台生活85周年演唱会,演唱《锁麟囊》选段

2018年9月10日、11日,赴台演出,晚间在台北市政府亲子剧场参加《梨园雅集 两岸京剧名家演唱会》

2018年9月12日,晚间在台中市中兴堂进行《梨园雅集 两岸京剧名家演唱会》

2018年11月24日、25日,《宋家姐妹》(主要演员:迟小秋、王怡、张建峰、谭正岩、沈文莉)

2019年6月15日,《程砚千秋--京剧表演艺术家迟小秋专辑》首发式在京举行,该专辑分别由迟小秋表演的传统京剧《锁麟囊》《红鬃烈马》《碧玉簪》《荒山泪》《孔雀东南飞》《窦娥冤》《文姬归汉》《三娘教子》《玉堂春》以及现代京剧《宋家姐妹》等十出代表作之精华组成。

2019年11月1日,北京京剧院送戏下基层走进淮南表演《锁麟囊》

2019年12月30日,参加"2020第五届京剧名家名段北京新年演唱会"

2020年1月1日,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参加北京演艺集团主办的"2020新年京剧晚会"

获奖记录

时间

所获荣誉

1984年

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

1985年

辽宁省劳动模范

1989年

辽宁省首届艺术节优秀表演奖

1990年

辽宁省委、省政府授予的"1980-1990"10年优秀文艺成果奖

1992年

国务院授予政府特殊津贴

1992年

全国京剧青年团队新剧目调演优秀表演奖

1993年

"梅兰芳金奖提名奖"第一名

1996年辽宁省青年专业技术拔尖人才

1997年

中国文化部第七届文华奖

1998年

沈阳市"德艺双馨"文艺家称号

1999年

辽宁省"德艺双馨"文艺家称号

2000-2003年沈阳市优秀专家

2005年

"全国劳动模范"

2006年

北京市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

阜新玛瑙之都"形象大使"

2008年

第五届"首都巾帼十杰"称号

第29届北京奥运会火炬手

2009年

美国佩斯大学颁发的"终身艺术成就奖"

北京市"德艺双馨"文艺工作者称号

2011年

全国宣传文化系统"四个一"批人才

美国林肯艺术中心颁发的"终身艺术成就奖"

2012年

北京市宣传系统优秀共产党员

全国宣传文化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人物评价

刻苦用功,爱岗敬业

迟小秋是著名京剧演员,在戏曲界享有较高知名度。她19岁即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,献身文化事业,刻苦用功,爱岗敬业。

热爱京剧艺术,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和造诣,是当今优秀的程派传人,有"程派标准传人"之美誉,她是当今程派艺术的领军人物。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。她是梅兰芳大剧院、天蟾逸夫大剧院、长安大剧院的主演之一,也是空中剧院的常客。

在十余年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吟秋先生学艺期间,勤奋刻苦、好学上进,深深体会恩师传道、授业、解惑的良苦用心,认真体会程派表演艺术的独特风格,唱腔特色。特别是,程派身段动作,水袖舞蹈的韵律之美,程派表演的娇柔妩媚,含蓄传神之美,程派唱腔悠扬婉转,如泣如诉的音韵之美,她都反复琢磨,用全部心灵去感受,因而,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领会和体味。她主演程派名剧经典系列,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性格鲜明、声情并茂、表演细腻、光彩照人的古代女性艺术典型。她的唱、念、做、舞具有不可低于的艺术魅力,剧场中总是座无虚席、掌声如雷、彩声一片。她主演的程派经典名剧《锁麟囊》、《碧玉簪》经中央电视台11频道现场直播产生强烈反响,博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戏迷朋友们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赏。具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,通过竞聘走上领导岗位,出任北京京剧院青年团团长。

开拓创新,身心投入

开拓创新,全身心投入工作。团结全团人员,积极开拓市场抓人才、出精品,充分发挥自身公关优势,动用多年以来苦心营造的社会关系网络,为青年团联系演出,开拓演出市场,扩大市场占有份额。不辞辛苦,既当主演,又兼任演出经理,四处奔波,为创造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双丰收做出了重要贡献。自2007年9月上任之后,和团领导一班人制定了实事求是,符合青年团可持续发展的品牌、人才、经营战略,三个月以来,平均年龄26岁的青年团,艺术建设扎扎实实,演出经营红红火火,显示出生龙活虎,朝气蓬勃的新风貌。迟小秋同志率团赴福州、漳州、泉州、厦门和赴东北、沈阳、鞍山、铁岭等城市的巡回演出即产生重大社会反响又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,在锻炼队伍,培育新人、拓宽市场、培养青年观众几方面都获得显著成果。她经营理念新,营销渠道多,社会关系广,青年团的演出八方出击,连续不断,有时"分包",一个团分成三个演出队一天演三场,既为青年演员提供了舞台实践机会,又出色完成了"星火工程"送戏下乡和国粹艺术进校园的演出任务。为开拓新市场,培养新观众,为大学生开办"导赏讲座",为大学生们讲解京剧艺术的综合性、虚拟性、程式性,现场示范唱、念、做、舞,语言通俗易懂,形式生动活泼,引导第一次观赏京剧的大学生迈过"门槛",进入规定情景,领略到国粹艺术的音韵之美和意境之美。

潜心艺术,甘为人梯

潜心艺术,为弘扬民族艺术甘为人梯,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。作为早年成名享誉海内的著名京剧演员,她虚怀若谷、谦虚谨慎、作风朴实、不骄不躁以独具个性的精 湛表演技艺,职业道德和平易近人,提携后进,对青年演员进行传、帮、带的大艺术家风度,赢得剧院同仁的尊重和好评。为了把这些青年主演锤炼为未来名角,她召集老艺术家进行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,对青年人才一个一个的进行认真的分析,根据他们的天赋条件,艺术潜能,未来发展空间和流派艺术风格,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,定老师、定剧目、定演出档期、定宣传方案,稳步推进人才战略计划。

淡泊名利、品格高尚

淡泊名利、具有高尚的品格情操。她从来不计较名次,牌位,待遇、报酬,更不计较剧目安排的先后和演出档期的淡季旺季,她珍惜每一场演出机会,总是把尽善尽美的舞台表演艺术,奉献给知音观众。目光远大,胸襟开阔,心中装着京剧大事业,如北京京剧院筹备印制建院25周年纪念画册,经费紧张难以筹措之际,她恳请自己多年的知音知友,崇拜民族艺术的爱国企业家,一次性捐款人民币20万元,为剧院解决了难题。

迟小秋连演十台程派大戏 纪念程砚秋诞辰110周年

19岁时,程派青衣迟小秋便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"梅花奖",成为荣获此项殊荣最年轻的演员,并被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最年轻的理事;著名戏剧家翁偶虹先生看过她的表演后,称其为"程派艺术标准传人"。如今,49岁的她,将在舞台上再次挑战自我,从现在开始,于七八月间在长安大戏院连演十台程派大戏,以此纪念"四大名旦"之一的程砚秋大师诞辰110周年。

"这次一下子拿出这么多戏,确实是分量太重了。其实最初我是想一口气连唱十天的,但是剧院劝我这样太挑战自己了,而且观众连看十天也容易疲劳,所以现在分成了两个阶段。让我感动的是,已经有不少戏迷把十场演出的戏票全买好了。"站在十幅巨大的彩色剧照前,迟小秋自己都觉得颇为壮观。她介绍道,此次北京京剧院主办的"程砚千秋-迟小秋专场"的系列演出分为两大部分,今晚至12日将演出《锁麟囊》、《碧玉簪》、《荒山泪》、《孔雀东南飞》以及全部《玉堂春》;8月6日至10日将演出《三娘教子》、《文姬归汉》、《红鬃烈马》、《窦娥冤》和《宋家姐妹》。

这十台大戏都是程派的荟萃,其中《锁麟囊》、《荒山泪》、《碧玉簪》是程派经典中的经典;《三娘教子》、《文姬归汉》、《红鬃烈马》、《窦娥冤》皆是吃功的大戏;《孔雀东南飞》、《玉堂春》都是完成当年程砚秋先生没有完成的戏;《宋家姐妹》则是迟小秋对程派原创新戏的拓展。整个系列演出在剧目选择安排上颇有深意,是一次让程派戏迷观众大饱眼福的好机会。

四十年一直在爬坡

从艺近四十年,迟小秋似乎一直都在辛苦地爬坡,从未敢放松。

上世纪九十年代,京剧发展陷入低谷。很多同事、同学都转行了,就连迟小秋的琴师都去唱通俗歌曲了。但她却宛若世外高人不为所动。为了练好《荒山泪》里的三起三坐,她不知道流了多少汗,练了多少遍,练到半月板都出了问题。"不管是三起三坐,还是水袖,在舞台上不过是几秒钟的精彩,背后却是成千上万次的重复。我们这行就是这样,没有人后吃苦,就没有人前的光彩。"

曾经,作为沈阳京剧院的头牌,迟小秋获得了无数的荣誉,还担任了沈阳京剧院副院长。不料,她却毅然决定离开并于2005年调入北京京剧院。去北京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意味着重新开始,这对于已过不惑之年的她来说,真是一个艰难的决定。但是,"唱戏就要到最广阔的舞台",为了恢复程派众多的经典剧目,迟小秋还是毅然决然地主动迎向了这个人生的重大转折点。

从一个熟悉的地方到一个全新的环境,迟小秋内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,可是她不服输的性格、坚韧的个性、发扬光大程派的愿望和努力,都令她只能咬牙承受。刚到北京的几年间,她就重新排演了《锁麟囊》《窦娥冤》《玉堂春》和《碧玉簪》等一系列程派名剧,推动和保护了程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。

让戏曲与时代同行

"不进则退,观众的水准和欣赏品位也在提高,时刻监督你。"迟小秋说,自己接受观众洗礼的时间较长,看着戏迷群体慢慢在变化,现在进剧院的"黑头发"越来越多了。

迟小秋与其他专家一起精简了程派名作《锁麟囊》,将演出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40分浓缩为2小时15分。"把碎场子精炼,让观众一气呵成地看完,剧情显得更加合理,舞台也更干净。"迟小秋说,她一直坚持从演戏、看戏中找灵感,整理、创新传统经典剧目,让戏与时代同行。

北京京剧院赴巴西演出,戏码中就有迟小秋主演的《锁麟囊》。迟小秋起先还担心国外观众未必看得懂,可令她诧异的是,老外们的每一次喝彩几乎都恰到好处。一名巴西观众还在演出后谈道:这出戏讲的是好人有好报。原来,工作人员在演出开始前就对这出戏做了介绍。演出中,字幕用葡文、英文、中文等语言文字同步播放,并且这位翻译对剧本和唱词的理解和翻译非常到位。正是台前与幕后的紧密配合,才使得每一句旋律都唱到外国观众的心里去了。

作为承上启下的一代,迟小秋深感责任重大,她虽未正式开山收徒,但也已开始带学生,培养青年一代。迟小秋说,"对恩师、对戏迷、对生活,我都心怀感恩,我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,把程派艺术传承下去,发扬光大。"

艺术影响

真空上料机    手机版    网站地图    QQ号:20198030